来源:未知编辑:佚名点击:110
近来在各地调研时发现,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,智慧代发货产业集群效应显现,已成为代发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。智慧代发货的蓝图才刚刚打开,以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为基础的技术创新,将在未来十年对代发货行业产生深刻影响。
“人找货”变成“货找人”
浙江义乌某快递企业的分拨中心,在一个2000平方米的平台上,700多个橙色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分拣着包裹,并准确地将货物归置到停放点。负责人先容,这一全自动分拣系统已在义乌、天津、临沂三地启用,主要针对重量在5千克以下的小件包裹,其中正在义乌试验的机器人1小时可分拣18000个快件,扫码、称重、分拣功能“三合一”,且能24小时不间断分拣。
走进安徽某代发货企业的立体仓库,尽管货物进出繁忙,却见不到传统仓库里“人拉肩扛”的热闹场景:经过验收的商品由高臂叉车转移到8米高的高位货架上,通过电子标签分拨系统进行分拨,员工接着按照门店订单用电子标签系统进行拣货。
作为中枢神经,服务器精确调控着商品从入库、分拨、拣货到配送的全环节。
北上资本:我国智慧代发货正加快发展
目前,越来越多的仓库开始采用大型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机器人。自动化流水线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,把“人找货”变成“货找人”,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,还减少了人工投入,提高了一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难度。
交通部科学研究院、菜鸟网络今年3月联合发布的中国智慧代发货大数据发展报告显示,2016年中国智慧代发货指数全年均值为40.9(满值100),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
其中,代发货业务数据化程度相对较好;
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;
代发货协同化处于高速发展中期,基础协同相对成熟,末端协同仍需加强。
产业集群效应显现
近几年,中国的智慧代发货投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,代发货行业基础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。软硬件投入已成为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。此背景下,技术及资本双轮驱动,智慧代发货产业集群正在显现。
目前,各企业纷纷加强了代发货科技的研发投入。
1、京东代发货对无人仓、无人机、无人车等新技术都在积极的尝试之中;
2、菜鸟代发货则成立了“E.T.代发货实验室”,研发仓内智能搬运机器人、分拨机器人;
3、顺丰推出了“数据灯塔”,让整个代发货过程变得数字化、可视化;
4、苏宁代发货则积极开发全自动仓储系统,充分利用仓储信息,优化订单管理。
另外,一些代发货企业开始探索资本运作,产业迎来整合。代发货是非资金密集型行业,发展初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抢夺市场上,疏于对技术、设施等方面的投资。但从2016年起,一些社会化代发货企业开始探索资本运作并陆续上市,“运输企业”性质的代发货企业逐步被整合。
北上资本:我国智慧代发货正加快发展
与此同时,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。
1、海尔集团日日顺联合平台企业及品牌企业,共同建立了智慧代发货生态圈;
2、菜鸟网络联合“三通一达”等快递企业,打造中国智能代发货骨干网,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;
3、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,占地1300余亩的“数字代发货产业示范基地”,丰富完善了以“代发货+互联网+金融服务”为特征的中国公路代发货新生业态,并形成了代发货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企业集群。
北上认为:目前各代发货企业之间协同发展的空间还可以提升。所谓的智慧代发货,不只有新技术,还有开放与共享的态度,因此整个代发货行业协同发展非常关键。
2016年,我国社会代发货总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(GDP)的比率为14.9%,比上年下降1.1个百分点。近几年社会代发货总费用占GDP比率持续下降,与智慧代发货发展密不可分,不过这一数据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。
在此背景下,智慧代发货为行业提供了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,同时也成为代发货业挖掘发展潜力的方向。
Copyright ? 2002-2030 河北瑞和代收货款有限企业 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